↑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B. 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C. 有知音相伴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D. 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是幸福的根本。

2.第#段加线句中的分号可否改为句号?从论证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3.若删去第$段加点的“尽”字,对意思表达有何影响?

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今年我八十初度,老伴开玩笑地送我一首打油诗,道是“摸爬滚打四不像,翻江倒海野狐禅。革故鼎新心在野,转识成智觉有情。”落款是“浪漫儒家”。关于我当年一无基础、二无条件,年已五十,却硬要以新学科比较文学为毕生志业,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算是最知情的人!有这样的知音相伴终身,我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吧。

5.下列理解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幸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以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

B.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因为幸福的根本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

C. 拥有和平、温饱、健康等基本条件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D. 即使生活贫穷、儿女东零西散甚至无家无室,也可以是幸福的。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