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同学们在学习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等文章后,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其实,科举制度从隋唐创立,直到晚清废止,有着上千年生命力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或淘汰肯定有内在的理由。“人文行走”小组成员为此行走了文庙和科举博物馆,对于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进行了探究。

在上海的中心城区有一座祭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就是文庙。在其“明伦堂”内有《孔子圣迹图》,这是一部表现孔子一生事迹的连环图画。

《孔子圣迹图》之一:

配文: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始终不能得到重用。万年的孔子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竹简的皮条多次断开。

1.成员们观察右侧这幅图并阅读了相关配文,马上想到了一个成语,那就是___________。

2.同学们来到“科举与社会文明”展厅,看到两张表格(有删选)。

表一

朝代

开科数(科)

录取进士(名)

状元(名)

266

6617

142

五代

47

653

14

118

42457

118

......

16

1144

32

......

112

26888

114

表二

人名

中进士时间

韩愈

唐贞元八年(792)

柳宗元

唐元和九年(814)

苏轼

宋嘉佑二年(1057)

苏辙

宋嘉佑二年(1057)

苏洵

未中

欧阳修

宋天圣八年(1030)

王安石

宋庆历二年(1042)

曾巩

宋嘉佑二年(1057)

请阅读这两张表格中的数据,说说自己的体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明清两代,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较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在鼎盛时期曾拥有考试号舍20644间,这一排排屋檐下面都是一间间的小格子间的号舍(考场)。号舍是考生白天考试,晚上睡觉的地方,每人一间,考试期间考生的所有活动都在狭小的空间内,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条件非常艰苦。

        

请发挥想象,揣摩一下当时考生的心理。(5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