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风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风能装机容量可达2 000万千瓦。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图1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图2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图3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1)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2)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4)据材料三图片,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____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玉门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兰州。

高三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