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多读点“不易懂”的书

方敬杰

①喜欢读书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捧一本新书,细翻几页,感觉有点看不懂,有时会选择坚持下去,读后欣然有悟;有时则随手放在一边,不再翻动。

②什么情况读什么书,自然各人有各人的阅读标准和阅读习惯。读书的目的也五花八门,为谋生,为修身,为休闲,或兼而有之,但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目的,只要读书,就难免“看不懂”。读书如交友,有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有的则不打不相识,日久见人心。这说明,遇到“不易懂”的书,能坚持,就能有所收获。

③经历能决定一个人的认知,但这样的认知常受时空之限。而阅读恰好能超越这个局限,帮助人们轻松获取前人的经历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阅读半径的大小,就决定了他认知圆圈的大小。倘若只选择对口味看得懂的书读,知识水准只有量的积累,而少有质的飞跃。如同运动的时针,虽一刻不停,但所划的圆圈大小并未改变。要想跳出原有知识的圈囿,就应当坚持读一点“看不懂”的书。由“不懂”到“懂”,从“无知”到“有知”,就是认知的过程,就是读书和学习的使命。

④据说前几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竟然高居榜首。是经典,却“死活读不下去”,似乎很矛盾、很尴尬,但这恰好印证了马克·吐温说过的: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已经读过,却没有人愿意去读的东西。如此说来,要想读懂经典,就得下一番苦功夫。正如消化能力不强的人,无法消受高热量的食物一样,低能量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能看懂高能量的书。增强思考和感悟的能力,提升阅读和鉴赏的水平,就应当坚持读一点“不易懂”的书,关于阅读方面,有人提倡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也许就是在引导读者提升阅读质量,直接阅读含金量高的书。有志于读书的人,就要下苦读之功,像占领和坚守思想阵地一样,突破“不懂”的防线,才能不断获取思想和精神的精华。

⑤其实,“懂”与“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有时初读不懂,随着阅读的持久和深入,整本书读完了,前后贯通就懂了;有时不懂是由于人生的经验和阅历不够,要等到有足够丰富的人生积淀,才能水到渠成,开物成务;有时今天读是这种感受,明天读却是另一番感受。读书与人生相伴,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环境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收获。即使是同一本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来。

⑥苏轼的《观潮》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仔细琢磨,诗人的感受道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没有见过的事物,想方设法都要亲历一番,见到之后却不过如此,虽无憾却乏味。这种“原来如此”的省悟,有老僧参禅时“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感受,也有桥画竹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差别。外物本来不变,因为心境不同,所以感受各异。今天看似不懂,没准过一阵子就懂了;今天认为懂了的东西,没准今后理解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板桥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读书,是否亦可作如是观?

⑦书本中的思想之弦最容易被人生的经历拨动。我们读书常有这样的经验:读着读着,书中所言道出了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而有时自己的经历正好印证了书中的道理。这种思想的碰撞,经历的沟通,心灵的共鸣,也许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就是“六经注我”或“我注六经”。总之,“读不懂”不是读书的绊脚石,而是拓展阅读空间、增强理解力和感悟力的铺路石。

⑧读点“不易懂”的书,要在虚心问计上下功夫。清文学家张潮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读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许多人书本知识可能不甚丰富,但观察问题往往有真知约见;哲学词汇可能知之不多,但很多时候却能够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解决问题。

⑨读书亦如探索,碰到“不易懂”的时候,与其“绕”过去,不如坚持下去,不求甚解,假以时日,定然迎刃而解,受益良多。

(王文炎选自《湖南工人报》

1.结合全文,谈谈读点“不易懂”的书有什么好处?

2.作者引用苏轼《观潮》诗,有何作用?

3.“读不懂”不是读书的绊脚石,而是拓展阅读空间、增强理解力和感悟力的铺路石,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试分析其妙处。

4.作者认为要坚持读“不易懂”的书,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