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游人只合扬州老

丁立梅

①很多诗人词人写过扬州,我独独喜欢黄慎写的一首诗:“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这首诗不特别,可它自有种活泼在里头。满园花簇簇,青春好女子,摘下一朵,斜插于鬓发间。水边闲坐,柳绿裙红,醉了春风。

②这样的扬州,很可爱,让我向往。

③便去了。

④到扬州,一是吃,二是看。淮扬菜系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吃不尽的。路边随便一家小饭店,都能炒出香味独特的扬州炒饭来。那饭不要当饭吃,当菜吃才是。清煮狮子头,更是他们的拿手菜。扬州人热忱,频相问,好吃不?答,好吃。他们立即眉开眼笑,说,当然好吃,这是正宗扬州菜呢。

⑤点一道康熙皇帝喜食的燕来笋。闲坐着等菜上桌,一边喝着一杯西瓜汁,四处看,觉得安静,和好。小店空间狭小,却精致。墙上有绿色植物攀援,细碎的小花儿,一朵一朵,缀在天花板上。门外,横一条大道,是去往瘦西湖的。路边树绿花红,不时有行人走过,空气中,弥漫着柳叶香。这应是扬州最地道的味道。

⑥随便跟一个扬州人聊,问,扬州好么?答,当然好啊。追问,好在哪里?答,美呗。笑。一个美,囊括了所有,是天晴好,人晴好,景晴好的。

⑦真的晴好。大太阳一路照着,“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水是瘦西湖的水,窈窕如女子的腰,一路逶迤流动。那水,不寂寞,有一路的垂柳相伴,还有,桥与亭不倦的守候。桥精致,亭精致。湖水碧绿,天空瓦蓝。

⑧无柳不成瘦西湖的。长堤春柳。那些柳,在风中飘成绿烟一片片。扬州的朋友解释“烟花”一词给我听,说是飞烟如花。可不是么!那柳丝飞起,真的成烟花呢,是绿的烟花。

⑨花多。迎春花,玉兰花,茶花,樱花,梅花,还有芍药。各有各的花期与灿烂。姜白石叹,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其实,有时的美丽,只为自己,无关世事的繁华与苍凉。对植物来说如此,对人来说,亦如此。

⑩桃亦多。柳与柳之间,每隔几步,就有一株桃。满树的花苞苞,就快撑不住了,一腔的绯红和绮丽,流淌得点点滴滴。扬州的朋友替我可惜,说,你来早了,若是再晚来一些时日,这些花,全开了,那时看去,五步一柳,三步一桃,才叫好看的。我笑而不言,心中却满是欢喜,花半开为好,留着念想的。

⑪也去看琼花。枝枝桠桠,看不出特别来。一枝一枝的叶,倒很翠绿。我试图从那些枝叶间,找出花苞苞,却没有。它是不是一朝打苞开花,就给人来个措手不及?听过它的传说,是埋玉而成。这传说美极,让人一下子想到冰清玉洁这个词,内心澄清。后来,我去琼花展厅看了它的照片,花硕大如盆,八朵洁白的小花,簇拥着花蕊,仿佛八位仙人,围桌品茗。所以,它又有别称叫聚八仙。我还是以为叫琼花好,是冰雪聪明的一个可人儿,牵人肚肠。

⑫也有山,叫小金山。是一座人工堆起的小土山。四面环水,亭台楼阁,临水而建。树木葱茏,鸟雀众多。朝东临湖的花厅里,有郑板桥写的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喜欢那句“月来满地水”,是月色如水,水如月色。

⑬白塔是必去看一看的。穿过一路的花花草草,白塔。绕塔而行,满眼望去,一个绿莹莹粉嘟嘟的世界啊。绿的是枝,是叶,粉的是花,是人。游人如织。塔上有小龛,上面雕绘着不同属相,一个小龛,对应一个属相。有人对着小龛许愿,有人虔诚地给小龛上香。

⑭回转来,登石级入亭,随便拣一处闲坐。湖上有画舫,很古代地悠悠荡过。亭的四角,悬挂着铃铛,风吹来,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丁当,丁当,丁当。这时的风,很像调皮的小孩,把铃铛当玩具,不停地敲着。乐此不疲。我静静坐着,看鱼翔水底,听风拂柳,柳拂风,人生百年,恍惚全聚在此刻。想起那句著名的诗来:“游人只合江南老。”我却想把它改成,游人只合扬州老的。

⑮我想做瘦西湖上一阙诗,一方亭,一棵柳,一朵花,或者,就斜卧成一波湖水,收录着花红柳绿,还有蓝天和飞鸟的影,就这样终老,不想归去。

1.第①段中引用黄慎的诗有何作用?

2.揣摩第⑤段“这应是扬州最地道的味道”中“味道”的含义。

3.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水是瘦西湖的水,窈窕如女子的腰,一路逶迤流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

(2)绕塔而行,满眼望去,一个绿莹莹粉嘟嘟的世界啊。(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4.文章最后一小节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5.通读全文试分析作者说“游人只合扬州老”的原因。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