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产量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问题一:联系所学知识,材料一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哪一事件?说出哪一任务的完成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该任务到哪一年完成?

问题二:结合材料二,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和交通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各写一例。这一时期的成就带来了什么影响?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说明我国的工业结构存在着怎样的隐患?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四: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问题五: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