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今之众人(很多人)

B.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C.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士大夫之族(类)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蟹六跪而二螯

B. 以五十步笑百步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3.从句式特征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相同的一项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蚓无爪牙之利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第一次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B. 第一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 作者举孔子的言行为例,目的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求学的重要性。

D. 第二段拿“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使本文更具有现实性,其矛头直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之风。

5.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