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甘肃、内蒙古一带。普氏野马是当今世界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是有着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是一座巨大的基因宝库。

1876年,欧洲泰班野马灭绝后,欧洲人就一度认为,野马已在地球上灭绝。1878年,沙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发现野马并获取了标本,俄国学者鲍利亚科夫将其定名为“普氏野马”。   

1884年,一名德国军官来到新疆,盗猎了52匹普氏野马。这批普氏野马绕道俄罗斯,坐火车,渡重洋,一路坎坷。当辗转到达欧洲时,原来的52匹活蹦乱跳的普氏野马,仅仅存活下来28匹。这28匹野马立刻轰动了整个欧洲社会。

当普氏野马在欧洲家养繁衍时,其故乡的普氏野马却在无声无息中走向灭绝。在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状态的野马灭绝后,中国的野马也不再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过好几次寻找野马的活动。到了20世纪70年代,专家们不得不承认,普氏野马在其故乡中国确实已经灭绝。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野马,都是100多年前流落异乡的28匹野马的后代(其中只有13匹繁育了后代)。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马仅存2000余匹,是世界十二大濒危物种之一。

1918年,专家曾提出在中国新疆建立放养野马基地的设想。专家们一致认为,野马引渡放回原产地,是一项复壮保种、扩大种群的最好措施。可惜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未能实现这一设想。

直到198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对野马放养这一课题开始调查选点。1986年8月14日,野马繁育科研中心正式成立。1986~1988年,共有18匹野马分3批运回中国。1990年4月17日,野马中心将1988年出生的准噶尔第一代野马由圈养改为3000亩大面积放牧栏养。

2001年,首批27匹野马被放归到准噶尔卡拉麦里广袤的戈壁荒漠中,首次实现了野马正式放养尝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这些野马体健膘肥,生长良好,有的马群甚至远到10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去开发新领地。当今世界各国动物园中现存野马增长缓慢,繁殖和成活率仅有17%和25%,而中国野马中心却将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提高到63%和80%。

繁育中心成立30多年来,在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24匹野马的基础上,野马中心繁育了6代近600匹野马(含死亡的和已经送往别处的),现野马中心种群达到364匹,其中,圈养93匹,散放173匹,半散放98匹,现已发展成了亚洲最大的野马繁育基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马的繁殖率和成活率均居世界首位。2017年野马中心繁育基地将会有十几匹马驹诞生,是一个大丰收之年。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理由是什么?

2.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普氏野马怎样的发展变化历程?

3.说说“到了20世纪70年代,专家们不得不承认,普氏野马在其故乡中国确实已经灭绝”一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文中的画线语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