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阅十余岁          阅金经

B. 渐沉渐深耳         无丝竹之乱耳

C. 如是再啮          如其言

D. 遂反溯流逆上矣      肃遂拜蒙母

2.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众服为确论         孤岂欲卿为博士邪

B. 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C. 但知其一          其反激之力

D. 求之地中          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语言简洁,如通过一个“笑”字,鲜活地刻画了一个貌似渊博的讲学家,又如通过一个“服”字,塑造了缺少主见的众人。

C.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的“其二”,指讲学家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

D. 寓理于事,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