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百岁杨绛,一直都在读书。读过多少书,她自己也许都无法统计。杨家世代读书,藏书颇丰。作为名门之后,杨绛打一落地便被书香濡染。父亲在《申报》发表的评论一篇接一篇;母亲料理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阅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这样的生活环境,给杨绛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她不仅好读书,还能读好书。她在书山文海里游走,撷取智慧之珠,研磨成粉,敷之饮之,所以,自内而外,都浸淫着浓郁的书卷之气。

杨绛与钱锺书的结合,也是两个大家族藏书智慧的融合。他们的涵养,是中国千年文化累积出的高峰,是中西文化交汇后聚合的海洋。且不说《围城》,就读杨绛的《我们仨》,你也不难品味到一代才女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便是细碎的生活琐事,你也能读出流淌其中的文化气韵。这样的文字,绝不是一个腹中空空的人所能杜撰出来的。随手拈来的经典诗文,嵌入自己的叙述语言中,自然妥帖,丝毫看不到书呆子写作时掉书袋的印痕。

材料二 读经典的书籍,就像接受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们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柳,雨中白莲,雪中红梅,暗香浮动。它们充满诗情画意,明丽纯粹;它们充满叩问深思,发人深省。真正的阅读能洗涤和提升灵魂。好的文字如同一幅水墨丹青,懂得留白之美,留给读者思考、回味的空间。

好书,需要静静品读,慢慢欣赏。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就像一个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着急赶路的人。这样走马观花,只会错失沿途的许多美景。“快”字让阅读的美好感觉荡然无存。读得慢一点,等一等灵魂。

材料三 司马光爱读书,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他的书房中,除了卧具和图书,还有一个奇特的枕头。这个枕头用圆木做成,是司马光为了约束自己不至于睡得太久而做的。当他睡得太熟或太久时,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这样他就会被惊醒,赶紧又起来继续看书。为此他还给这个枕头起名叫“警枕”,以警醒自己节约时间,刻苦学习。

1.阅读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同的人对读书有不同的理解。上面三则材料对读书有怎样的看法?

2.相信你对读书也一定有自己的体会,请说一说你的看法。要求:中心明确。不少于100字。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