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俗语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下列图片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京剧,使得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表述,有误的是(  )

    A.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

    B.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带点兵…”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

    C.“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是窦娥在刑场的唱词。作者马致远通过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鞭挞了黑暗势力。

    D.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它是在清朝时由四大徽班在徽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改进而逐渐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宋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真宗曾赋诗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由此可见,北宋统治的一大特点是(  )

    A.重文轻武 B.守内虚外 C.崇文尚武 D.强干弱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选项与“古代民族间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北魏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B.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C.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D.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说,从乾隆到辛亥,中国从自大走到麻木,又从麻木走到惊慌。因为惊慌而要在军备上有所更新,然后再想到“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最后才准备全盘革新。该材料中的“军备上的更新”始于(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学者胡适认为:“他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江苏)海门的。”材料中胡适和毛泽东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张赛 B.张之洞 C.荣德生 D.侯德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到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下列关于材料中两次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在土地改革中执行的是“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C.1952年的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国土地法大纲》,消灭了地主阶级

    D.1952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李华同学以地域为核心,归纳整理了近现代史上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重大史实,并制作了下面的年代尺。以下有关年代尺上重大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领土100多万平方公里

    B.②—日本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政权,统治时间长达14年之久

    C.③—共歼灭国民党主力150多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D.④—形成了以东北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华夏儿女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某校准备组织一次关于台湾问题的专题讲座。小红同学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其中有误的是(  )

    A.千年浓情——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B.首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打败荷兰侵略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再度回归———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别祖国母亲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绵绵乡愁—淮海战役后国民党退往台湾,绵绵乡愁笼罩在每个游子心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观察下边的欧洲中世纪庄园示意图,从该图中能提取到的信息有(  )

    ①耕地有春耕地、秋耕地、休耕地三部分

    ②人们得向领主缴纳农产品、人头税、年供和磨坊使用费

    ③庄园内有树林、牧场、草场等

    ④庄园内的村民有自己的份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世界航海史上,新航路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江海同学绘制了下边这幅航线图,并写出了以下解说词。其解说词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条航线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②—③—④

    B.①②两条航线均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行驶

    C.哥伦布通过航线③,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D.航线④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在《告苏联人民书》中强调:“我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定会与欧美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所有维护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奴役和奴役威胁的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不久之后,各国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

    A.协约国集团 B.北约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联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李鸣同学收集了有关“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列宁”“毛泽东”等事件和伟人的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他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斗争 B.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的年代尺所反映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 B.霸权主义在世界的主要表现

    C.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D.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肆虐全国。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顺利进行,广大教师利用微信群、QQ群、空中课堂、在线学习App等多种工具,辅导学生学习。这主要受益于(  )

    A.生物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空间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为了和平,我们拒绝战争;为了和平,我们需要了解战争。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战争)下面两幅形势图反映的战争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世界古代战争)观察下面的思维导图,判断它与哪场战争有关,并写出横线处应填写的文明种类。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下表和所学知识,简析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反差带来了什么后果?

    (4)(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从下框文字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挑战与应战是文明生存的机制,决定着文明的消失与延续。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伯拉罕·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一个是美国民选总统,一个是俄国世袭沙皇。在历史上,这两人获得了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两位解放者都为本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又遭遇了同样的命运:遭激进分子暗杀而身亡。

    (1)为什么说材料一中所述人物“都为本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什么他们都被称为“解放者”?

    材料二 下图为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岩仓使团》图,共50人的岩仓使团即将踏上出使欧美之途。图中画面所记录的正是这一幕:一艘悬挂美国国旗和日本国旗的轮船停泊在港湾内,若干艘小木船载着使团成员向轮船驶去。在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小火轮船头上站立着三个人,中间的是岩仓具视,在他旁边的是身穿西装的两位副使。他们此行肩负着重大使命。正如太政大臣(相当于总理)在给岩仓使团送行时说“内治外交,前途大业成败与否,在此一举。”而从历史上看,他们此行所得也确实对日本的未来影响深远。

    (2)材料二中岩仓使团为什么要到欧美考察?

    (3)改革是如何使日本摆脱危机的?为什么说“此行所得也确实对日本的未来影响深远”?

    材料三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先后相互宣战,影响此后两国命运至深的甲午战争全面爆发。著名的《伦敦新闻画报》曾刊载过一幅《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的漫画,令所有国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海军实力曾一度登上亚洲第一地位的中国,最后兵败如山倒,巨人砰然倒地。

    ——以上图文资料均摘编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

    (4)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是如何应对的?结果怎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认为:“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混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注:笼络)百代之概。”并认为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韦慕庭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他生前确实没有成功,他未能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以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材料三  200多年前,一个人用超凡的洞察力,免疫于最高权力的诱惑,出演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奠定了一种体制的传统。是因为这样一个决定,而不是当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法超越的巨人。

    事实上,早在北美独立战争打响前半个世纪,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人民已经习惯了选举与投票。当共和民主概念深入人心50年之后,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拒绝那顶看上去很美的王冠。

    ——摘编自埃利斯《华盛顿传》和《华盛顿真是“因美德而拒绝王冠”?》

    材料四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

    (1)你认可材料一、二中梁启超和韦慕庭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吗?请用相关史实进行解释。

    (2)秦始皇和孙中山各自创造了怎样的历史?这两位人物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华盛顿的事迹。华盛顿“拒绝王冠”,出演“最伟大的退场”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相关史实,阐述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靠着各种“智慧之力”推动的。为此,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围绕着“智慧与力量”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文明昭示人类智慧)

    (1)在下列图片中任选两张,简述其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说说你对东西方文明及其起源的认识。

    任务二(思想呈现进步力量)

    (2)据下列思维导图,阐述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任务三(改革推进社会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指出A、C两框反映的事件各起了什么作用。你对B框中官员的这番评论有何看法?

    任务四(楷模彰显时代担当)

    (4)根据下列图片及人物名言,结合相关史实,以“脊梁·担当”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