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A. “大一统”理论

    B. “罢黜百家”

    C. “天人感应”

    D. “仁政”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的宗教题材画《创造亚当》中,最显眼的是那生命的火花即将要从主神的指尖跳到亚当的指尖。此画的创作历史背景是

    A. 人文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

    B. 新航路开辟发现了新大陆

    C. 宗教改革冲击了教育文化

    D. 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 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 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 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D. 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世纪时代,西欧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悲观绝望的,也是消极处世的;但14世纪以后,西欧人对生活充满了创新进取、冒险求胜、追求幸福的精神。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经济形态的萌发

    B. 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C. 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D. 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B.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 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A. 社会习俗

    B. 道德规范

    C. 法律秩序

    D. 精神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

    B. 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学习文艺复兴时,有同学发现:但丁、彼特拉克等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基督徒,拉斐尔等人画的主要还是宗教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他们抨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B. 他们用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

    C. 当时他们总想着彼岸,想着天国   D. 画是宗教画,但他们想到的是现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指出,“18世纪哲学不满足于把分析仅仅当作获得数理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工具,它还把分析看作所有一般思维之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观点在18世纪中叶获得了胜利”。这说明

    A. 启蒙思想摧毁了封建神学

    B. 哲学研究转向对社会的关注

    C. 理性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

    D. 启蒙哲学基于自然科学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强调集体荣誉,主张“人是城邦的动物”

    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 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7~18世纪幵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法语自身的魅力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启蒙运动的影响

    D. 文艺复兴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两者主张的共同点有

    ①都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

    ②都反对信仰天主教

    ③都抨击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④都利于冲破封建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位古希腊先哲认为:“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这位哲学家最有可能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梭伦

    D. 克里斯提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古希腊某著名哲学家提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位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批判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的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天赋人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 利己主义

    B. 仁爱精神

    C. 尊重个性

    D. 个人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心即理也

    D. 经世致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这里的“法”指的是严刑峻法。这说明法家对人性的认识是

    A. 人性本善

    B. 人性本恶

    C. 善恶难辨

    D. 性善习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日内瓦湖畔的卢梭岛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受世人景仰主要是因为他

    A. 发展洛克学说,提出“三权分立”思想

    B. 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 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历史影响深远

    D. 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倡导君主立宪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不为,是“天道”对“人道”的启发。这一思想

    A. 代表了古中国对宇宙起源的探寻

    B. 回答了春秋“乱世”的原因

    C. 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某些基本原则

    D. 有利于“春秋大一统”的实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他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把“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作为重建礼序的主要途径。据此可知孔子

    A. 厌恶各种思想日趋活跃造成的“礼崩乐坏”

    B. 认为礼乐制度是维系周王朝统治的根本原则

    C. 力促儒家学说的官方化,实现为统治者立言

    D. 依靠道德重塑和恢复等级名分重建社会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可见他主张的教育

    A. 依托于国家政权践行实施

    B. 以道德完善为培养宗旨

    C. 是针对全民的因材施教

    D. 可禁绝其他学术的生存空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朝汪道昆说:“窃闻先王重本抑末,故薄农税而重征商。余则以为不然,直壹视而并施之耳。日中为市自神农,盖与耒耜并兴,交相重矣……商何负于农?”与他观点接近的是

    A.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B.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D.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认为美德来自人们正确的认识,错误因为无知,最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关注道德,遵循理性的指引的哲学家是

    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康德将人本身视作目的的强有力观念,为普遍权利提示了基本形式:否决权,在法律上体现为生命权、身体权和财产权、同他人产生法律关系的权利等。由此可知他

    A. 倡导与维护人权

    B. 赞成普遍民主

    C. 反对代议制政府

    D. 支持法国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启蒙思想不是由一批相关的知识分子阐释的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而是受了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让·雅克·卢梭、爱德华·吉本、伊曼努尔·康德和大卫·休谟。所有的这些作家都是启蒙运动的一员。他们一致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知识问题,包括人类进步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个人在世界规划中的决策权,自然的定义和自然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与理性在知识体系里的地位有关。——[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的表现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被夹杂者。”“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急摆脱出来。”

    ——《朱子语类》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正义即是谋利”,“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

    ——李贽《焚书》《藏书》

    材料三  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时代前进的要求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当时他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

    材料四  “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礼智以正其德”,“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为性。”“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废”“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矣”。“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

    ——《船山全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创立发展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三,指出李贽思想相对于朱熹的明显变化,并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夫之对李贽观点的修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