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但他对知行关系未做深入探讨。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关系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断。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只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伧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0日,吴光《“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先秦的“知易行难”说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都不如不及西方的知行观有意义。

B. 王夫之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

C.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认为“行”就是不被书本束缚,而是走向社会和生活。

D. 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二段先简介儒家各种有关知行关系的学说,再重点介绍南宋明清的知行学说。

B. 文章对比了我国古代知行关系学说和西方知行观后详细阐述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

C. 文章对“阳明学”的阐述是按照从定义到实践方法和步骤的思路展开的,条理比较清晰。

D. 文章简要地概括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并指出它对治国和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的探讨过程来看,南宋时期,系统的“知行观”已经初步形成。

B.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是使人止于至善,且特别突岀“行”,所以说它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C. 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真正的知是伴随着“行”的知,真正的“行”是“知”在心中的“行。

D.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主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但不适合于治国。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