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祝福》节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是小说的叙述者,同时“我”也是小说中祥林嫂故事的唯一批判者,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通过“我”的视角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

B. 四婶不让祥林嫂动祭具与祥林嫂捐不捐门槛无关,她仍然认为祥林嫂是再嫁丧夫的女人,败坏了风俗。

C. 选文中“我”对祥林嫂何时成为乞丐的猜测,表明“我”对此确不知情且毫不在意。

D. “以形写神”本为画技,是指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形象,通过形来写神,而鲁迅先生的语言隽永洗练,善用白描,亦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2.画眼睛是本文刻画人物突出的艺术手法,请问选文共有几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体现了祥林嫂内心世界怎样的变化?

3.结合全文,谈谈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