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性倜傥不羁,好刀剑。

元徽二年,随齐高帝拒桂阳贼于新亭,大破贼水军。事宁,带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越骑校尉、安成王车骑参军。苍梧王①狂虐,左右不自安。敬则以高帝有威名,归诚奉事,每下直辄往领军府。高帝令敬则于殿内伺机。及杨玉夫将首投敬则,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卫尉丞颜灵宝窥见高帝乘马在外,窃谓亲人:“今若不开内领军,天下会是乱尔。”门开,敬则随帝入殿。

升明元年,迁辅国将军,领临淮太守。

建元二年,迁吴兴太守。郡旧多剽掠,录得一偷,召其亲属于前鞭之。令偷身长扫街路,久之,乃令偷举旧偷自代。诸偷恐为所识,皆逃走,境内以清。

建元中,与王俭俱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俭曰:“不意老子遂与韩非同传。”人以告敬则,敬则欣然曰:“我南沙县吏,侥幸得细铠左右,逮风云以至于此。遂与王卫军同日拜三公,王敬则复何恨。”了无恨色。朝士以此多之。

敬则虽不大识书,而性甚警黠,临郡令省事读辞,下教判决,皆不失理。

明帝辅政,密有废立意。隆昌元年,出敬则为会稽太守,加都督。明帝即位,为大司马。帝于旧臣既多杀害,敬则自以高、武旧臣,心怀忧惧。帝虽外厚其礼而内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干。闻其衰老,且以居内地,故得少安。

永泰元年,帝疾屡经危殆,以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则。敬则闻之,窃曰:“东今有谁,只是欲平我耳。东亦何易可平。

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担篙荷锸随逐之十余万众。至武进陵口遇兴盛、山阳二柴,尽力攻之,不敌,欲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领马军突其后,白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大叫索马,再上不得上,兴盛军容袁文旷斩之传首。

敬则之来,声势甚盛,凡十日而败。时年六十四。朝廷漆其首藏在武库,至梁天监元年,其故吏夏侯亶表请收葬,许之。

(节选自《南史•齐书•王敬则传》)

注释:①苍梧王:刘旻,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后被杀,为齐高底追废为苍梧王,王敬则原为其侍卫。

1.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B.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C.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D. 敬则驰谒高帝/乃戎服入宫/门郎疑非苍梧还/敬则虑人觇见/以刀环塞洼孔/呼开门甚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转越骑校尉”“领临淮太守”“迁吴兴太守”的转、领、迁都是指官职的调任。

B. “永泰元年”中“永泰”是皇帝的年号,“元年”是指新年号开始使用的第一年。

C. 三公,历朝所指具体职称各有不同,但都是朝廷最尊显的三个职衔,其下设九卿。

D. 白丁、布衣、黔首、匹夫、黎庶、苍生、氓等,都是秦以后常见的对平民的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敬则在高帝称帝前就归附高帝,每天值完班就到高帝府邸议事,并一马当先,冲入皇宫大殿,助高帝成事。

B. 王敬则做吴兴太守时,罚小偷长期扫街道,还让他们找同是小偷的人替代自己,从而一扫郡中偷窃风气。

C. 王敬则在为人处世上很有肚量,同行瞧不起他,以与他同列为羞时,并无记恨,得到了朝臣的普遍赞赏。

D. 明帝对身为旧臣的王敬则多有疑虑,病重时十分防范。敬则意气难平,鲁莽起事,十日而败,身首异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虽外厚其礼而内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干。

(2)东今有谁,只是欲平我耳。东亦何易可平。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