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洞,字仲通。父惟简,太常少卿。洞自幼开悟,卓荦(注)不群。惟简异之,抱以访里之卜者。曰:“郎君生甚奇,必在策名,后当以文学政事显。”既诵书,日数千言,为文甚敏。未冠,哗然有声,自许以有为。寻举进士中第,再调颍州推官。民刘甲者,强弟柳使鞭其妇,既而投杖,夫妇相持而泣。甲怒,逼柳使再鞭之,妇以无罪死。吏当夫极法,知州欧阳修欲从之。洞曰:“律以教令者为首,夫为从,且非其意,不当死。”众不听,不得已谳于朝,果如洞言,修甚重之。宰相陈执中将葬,洞与同列谥为荣灵,其孙诉之,诏复议,改曰恭。洞驳奏:“执中位宰相,无功德而罪戾多,生不能正法以黜之,死犹当正名以诛之。”竟从议。      

时天下久安,缙绅崇尚虚名,以宽厚沉默为德,于事无所补,洞以谓非朝廷福。又谓:“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祁国公宗说恃近属,贵骄不道,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洞曰:“宗说罪在不宥。虽然,陛下将惩恶而难暴之,独以其坑不辜数人,置诸法可矣。”英宗喜曰:“卿知大体。”洞因言:“唐宗室多贤宰相名士,盖其知学问使然。国家本支蕃衍,无亲疏一切厚廪之,不使知辛苦。婢妾声伎,无多寡之限,至灭礼义,极嗜欲。贷之则乱公共之法,刑之则伤骨肉之爱。宜因秩品立制度,更选老成教授之。”宗室缘是怨洞,上不罪也。

江西荐饥,征民积岁赋,洞为奏免之。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未几卒,年四十九。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八》,有删改)

(注)卓荦(luò):卓越出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

B. 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

C. 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

D. 谏官持谏以震人主/不数年至显仕/当重其任而缓其迁/使端良之士不亟易/而浮躁者绝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且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称字有尊重的意味,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B. 文学,是与德行、言语、政事并称,被后世的学者视为儒学“孔门四科”之一的学术门类。

C. 推官、吏、知州、宰相,均为古代行政官员职务的称谓,“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D. 谥,是帝王、贵族、士大夫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荣灵”和“恭”均可为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洞自幼聪慧,文思敏捷。里之卜者曾预言他在文学政事方面会有成就;他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已名声远播。

B. 张洞敢说实话,坚持原则。刘柳打死妻子被判极刑,张洞认为刘柳是从犯,不应受死;复议陈执中的谥号时,他义正词严。

C. 张洞对答策问符合皇上心意,英宗想要重用他,但遭大臣忌恨,只好让他出朝到地方任职:任职期间,张洞做出了诸如免除拖欠赋税等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

D. 宋英宗即位后居丧哀痛,多日不朝,在张洞及大臣劝谏下才上朝理政;宗说骄横无道,犯事定罪,张洞揣摩英宗的心意,建议从轻处罚,英宗夸他识大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狱具,英宗以为辱国,不欲暴其恶。

(2)淮南地不宜麦,民艰于所输,洞复命输钱,官为籴麦,不逾时而足。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