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人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一人者,作诗之人。其作诗者道已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之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已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诗人看似表达的是一己的情感,实质上是通过抒发自我的情感而代言人民的心声。《离骚》是一个对人民和国家有着深厚情感的伟大诗人呕心沥血的杰作,“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所以才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圭臬。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把人民的疾苦冷暖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诗圣”。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关头,人民需要金戈铁马式的激昂乐章,“论语派”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无怪乎受到当时文坛的广泛批评。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作家艺术家才能葆有持久的创造力,才能创作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品。如果脱离人民,仅仅立足于个人小圈子的风月和梦想,创作营养有限,创作的生命力就难免枯竭,作品的情怀也会日渐狭隘。

人民及其生产生活实践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诗歌最初就是源于劳动人民的“举重劝力”之歌,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各种艺术类型的生成都与人类历史实践有着必然联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新生活、创新实践,不断为文艺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源源不竭的素材。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文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文艺工作者只有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不断发掘崭新的内容,不断丰富文艺表现形式,文艺作品才会呈现创造力和感召力。

把人民的实践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真正表现出来,交给人民去鉴赏、去评判,这是艺术的历史唯物主义。文艺工作者在生活实践中,情感和灵魂与人民的情感和灵魂产生共鸣,创作激情就会喷薄而出。实践证明,没有切肤的感受,就没有佳作的诞生。源于生活的感动也就是“动心”,情动于中,创作的作品才容易获得人民的共鸣。人民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体验最深刻、最准确,感受最真实、最强烈,文艺表现是否准确、深刻,是否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实现有机统一,人民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如果一部作品能够真实地表现人民的生活和实践,又能够与人民产生共鸣,就能够成为经得起人民的鉴赏和评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丰富的情感是艺术想象的发动机。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是艺术想象,艺术想象的质量取决于创作主体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当思想导入了正途,情感与想象就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因素,情感是艺术想象冲天而起的发动机,想象是情感扶摇而上的助推剂。艺术并不仅仅是艺术家本人情感的传达,更是艺术家对生活中那些能够激起这种情感的现实对象的反映。而要想被现实对象激起情感,艺术家就必须熟悉自己的对象、热爱自己的对象。当文艺工作者充分熟悉了人民的实践和生活,当他们的爱憎与人民血肉相连,当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文艺工作者的才能才会焕发出来,艺术想象的发动机才会开启,各种美妙的语言和各种生动的意象才会奔赴笔下。

(节选自赵明仁《文艺要脚踩实地》)

1.下列关于“文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使文艺作品有创造力和感召力,文艺工作者就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发据崭新的内容、丰富文艺表现形式。

B. 文艺工作者的情感和灵魂与人民的情感和灵魂产生共鸣,就会喷薄出创作激情;毫无疑问,没有深切感受就不会产生好作品。

C. 文艺表现是否准确、深刻,是否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人民说了算。因为人民是生活实践的检验者和见证者。

D. 文艺工作者要焕发才能,就必须充分熟悉人民的实践和生活,爱憎与人民血肉相连,创作激情被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激发出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离骚》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圭臬,主要是因为作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B. “论语派”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人民需要金戈铁马式的激昂乐章时,提倡幽默、闲适、性灵,遭当时文坛的广泛批评。

C. 劳动人民的“举重劝力”之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之源,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各种艺术类型的生成都与人类历史实践有着必然联系。

D. 艺术想象是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艺术想象的质量在于创作主体的综合素质,情感与想象辅相成,它们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一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心怀黎民百姓,把人民的疾苦冷暖作为诗歌表现的对象,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

B. 作家要想拥有旺盛的创造力,创作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品就必须脚踏实地,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

C. 不同时代和群体对文艺的需求不一样,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新生活、创新实践,为文艺提供丰富多彩而又生动鲜话的内容。

D. 艺术更是艺术家对生活中能够激起本人情感的现实对象的反映,艺术家只有熟悉和热爱自己的对象,情感才会被现实对象所激起。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