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材料二:

莎利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利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材料三:

中国教育改革实施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情况到底如何呢?笔者走访了几个省市近百所学校,以及与全国其他多个省市的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中,发现学生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存在的普遍现象总结列举如下:

一、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现代社会,人才多,每年的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将大学生找工作拿来热炒。使得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得靠学校、政府出面搞什么招聘会,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这一错觉,尤其对于农村学生,他们一方面无力承担学生高额的学习负担,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无后台、背景,将来也未必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脆不读了,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正反一比,厌学情绪更重,“读书苦、读书累、读书就是活受罪,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这类顺口溜充斥校园。教师、家长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得一些地方辍学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二、社会干扰,不良现象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各方面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也难免受其影响,学生往往年龄小,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所俘虏。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上各种暴力、凶杀、色情游戏,成了一些学生的狐朋狗友,他们有时会将虚拟的网络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使得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往往会形成团伙犯罪,给社会制造不安定因素。

另外,现在的家庭的不良现象严重:赌博等不良现象不避学生;一些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也易造成心理伤害。社会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对教育关注不够,也是教育不良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希望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团结起来,给教育制造一个宽松、洁净、安宁的环境,让学生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

材料四:

加强自制力

一、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现在,社会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确实不少,如:“三室一厅”、“网吧”等 ,使一些学生深受诱惑,无心学习。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来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而学习。

二、要从小事做起,决不让步迁就。培养自制力,要有坚定和顽强的意志。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影响到一个人自制力的形成。比如:早晨按时起床。天气温暧一点还好办,可是,现在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有很多同就不能按时起床,巴不能得在被窝里多呆上一会儿,结果,上课迟到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等。有的时候,一旦自己发现不对的,不管它对自己有多么大的吸引力,我们都要克制。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看电视,特别是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吃,更别说完成作业,长期下去,学习成绩就自然跟不上了。因此,很多的小事如果不注意克制,养成了习惯就难以改掉,以至影响了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和自责。所谓自责,就是自我责备,甚至是自我惩罚。如当你在困难面前想退却时,不妨马上责备自己这种思想,责备自己的无用和没出息。又比如,有的同学上课喜欢讲话,做小动作,这个时候不妨冷静地想想,为什么我总是这样,为什么我就不能集中心思听老师讲课?在家里,可以惩罚自己不完成作业就不吃饭,不完成学习任务就不看电视,不上床睡觉等等。这样就能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从而战胜自己,管住自己。

1.材料一中,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予回答;他还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为什么有这种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寿镜吾先生和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4分

3.材料三中,学生的厌学情绪主要缘由是哪些?)

4.我们该如何面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5.初一的小明,在面对比小学更繁重的初中学习时,出现了“畏学”情绪,而网络游戏上易产生的成就感,使他无法自拔。你作为他的好朋友如何劝他重新回到学习上来?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