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上冢宰许公①书

(明)何景明

中书舍人②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③: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④,群望影附,乡鄙末进,实亦私抃⑤。

乃者主上幼冲⑥,权阉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仗义伏节者⑦。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

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⑧,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⑨。夫自贬以为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

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⑩。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

【注】 ①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②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③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④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与:赞许。⑤抃(biàn):鼓掌。⑥幼冲:幼小。⑦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⑧正:通“政”。⑨为容:指取容于人。⑩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诚至愚      诚:确实

B.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  干:冒犯

C.益少而损多  益:更加

D.良农能稼,不能为穑  穑:收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未有甚此时者也

乃设九宾礼

B.惟明公自择焉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有哉

C.尔不务修道,务为容

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D.有明公在位

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冢宰许公应扶正祛邪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 ②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 ③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 ④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 ⑤士而未禄,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 ⑥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宦官专权用事,致使国策谬乱,国事虚弱。鉴于此,作者认为吏部尚书许进不可像患得患失的小人一样为讨宦官欢心而屈膝忍让。

B.作者引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一方面揭露满朝文武百官像子贡一样取悦当世;一方面激励许进只要学习孔子不可随俗的修养,就可立足朝廷,流芳百世。

C.文章尖锐地直斥了公卿大臣的守位保禄,无所作为,听任权奸肆意妄为;要求许进恪尽职守,扶正祛邪,抛弃幻想,做一名正直官员。

D.本文文笔犀利严正,层层逼近,使收信人在是非弃取之间毫无含糊游移的余地,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时的思想风格和敢于直言的个性风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