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从玉华

在李佩先生狭小的客厅里,那个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发,60年间,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种体积的身体。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白春礼、朱清时、饶毅、施一公……都曾是那个沙发的客人。

但是有时人来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儿,都得坐小马扎。

她曾跑遍了半个地球,如今,她的背驼得像把折尺,她的眼眉越来越低垂,这双被皱纹包裹的眼睛,见过清末民初的辫子、日本人的刀、美国的摩天大楼,以及中国百年的起起伏伏。如今,没什么能让这个百岁老人大喜大悲了。

她一生都是时间的敌人。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晚年的她用10多年,开设了600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还高规格的“中关村大讲坛”。

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甚至在学术圈里,从香港给她带东西,只用提“中关村的李佩先生”,她就能收到了。她的“邮差”之多,级别之高,令人惊叹。

郭永怀、李佩夫妇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是钱学森邀请的。回国后,郭永怀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直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第二天,郭永怀和好友一起开心地喝酒,李佩才意识到什么。但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

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去内蒙古当知青下乡,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政治的湍流一次次把她们卷进漩涡。

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老人默默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李佩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生,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

1999年9月18日,李佩坐在人民大会堂,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该奖章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重515克。4年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任校长朱清时打开箱子时,十分感动。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

至今,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郭永怀走后,写字台、书、音乐唱片,捐了。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英语教案,捐了。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

当文革结束,她重新恢复工作时,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

这个经历过风浪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做了很多擦边的事,有的甚至是“提着脑袋”在干。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李佩就向学生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鼓励大家申请自费留学。她还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到1988年该项目结束时,美国76所优秀大学接收了中国915名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

李佩的晚年差不多从80岁才开始。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

早些年,有人问她什么是美。她说:“美是很抽象的概念,数学也很美。”如今,她直截了当地说:“能办出事,就是美!”

(选自2016年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曾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授。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8级学生朱学渊说:“李先生对同学们从无疾言厉色,那清逸的身影中有着一颗慈母般的心,是院里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说在李佩狭小的客厅里的沙发上曾经坐过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白春礼、朱清时等知名人物,这是作者故弄玄虚来吸引读者。

B. 李佩曾经跑遍了半个地球,见过清末民初的辫子、日本人的刀、美国的摩天大楼,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吸引李佩了。

C. 李佩夫妇接受钱学森的邀请而从美国回国,但直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第二天,李佩才知道郭永怀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

D. 李佩托朋友把丈夫获得的“两弹一星”奖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是不爱丈夫,而是她不想看到这枚奖章而引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E.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作者通过对李佩为人处世和其工作的相关情况的介绍,较全面地展现了女传主如何在坎坷的生活中毅然奋斗的形象。

2.李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文中引用颜基义的话(画线句)在内容上和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