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厨者王小余传

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①。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A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B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④不过六七,过亦不治。又其倚灶时,雀立不转目釜中瞠也呼张噏之寂如无闻。所用堇荁⑥之滑,及盐豉、酒酱之滋,奋臂下,未尝见其染指试也。

或请受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⑦二卵之餐,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葅⑧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

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世之嗿⑨声流歠⑩者,虽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未尝不斥我、难我、掉磬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永其人。

(节选自《随园文心》有删选)

(注释)①逐逐然:急于得到的样子。②奥:用酒泡或盐腌。③属餍:饱足。④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⑤噏:同“吸”。⑥堇荁(huán):均为堇菜类,古人作调味品。⑦嗛嗛(xián):微小的样子。⑧葅(zū):同“菹”,腌菜。⑨ 嗿(tǎn):众人的饮食声。⑩歠(chuò):羹汤。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可治民者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B.其天良,我乃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宜乎众矣(《爱莲说》)

D.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雀 立 不 转 目 釜 中 瞠 也 呼 张 噏 之 寂 如 无 闻

3.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文中在刻画厨者王小余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评析。

A.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

B.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

4.本文除体现王小余技艺外,更将王小余的烹饪心得上升到“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 的高度,结合文本谈谈文末“为之传以永其人”的用意。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