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①殊②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③,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④。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故山:指王维所在地的蓝田山  ②殊:很③感配寺:地名 ④雊:野鸡鸣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     主人日再食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舟首尾八分有奇

C.然是中有深趣   问今是何世 D.斯之不远       斯是陋室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陶弘景,号华阳隐居,南朝文学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C.(甲)文中 “康乐”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别号;(乙)文中“足下”是“您”的意思,表示对人的尊称。

D.(甲)文加点字“辉”和(乙)文加点字“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B.(乙)文“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C.(甲)(乙)两文都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九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