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唐佣的《与狼共舞》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

②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美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地紧紧地包住了。扎西没解释出事的原因。他去了公路,希望能碰到一辆过路的车。但这种布望很渺茫,因为这条路常常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辆车。

③太阳下山后气温骤然下降,估计有零下ニ三十摄氏度。我们爬上汽年,往下扔了足够一个晚上用的柴火,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火就跳跃了起来。几颗寂寥的星星在头顶发出黯淡的光,草原在火光的映村下更加苍茫辽阔。

④扎西拿出奶茶和干羊肉,邀请我共享食物。我只喝了一点儿奶茶,起身离开火堆。扎西叫住了我:“你不要命啦?如果不想让狼吃掉,就回来听我唱歌。”

⑤我惊讶于扎西歌声的柔情,以及从柔情里分娩出来的苍凉和无奈。我问扎西唱的是什么歌。“在那雪域高原,有我美丽的姑娘……”扎西说,“还有……狼!”“还有狼?”“在你身后!”我一回头,果然看到两只阴森的小灯笼,那是狼的眼睛。我知道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怕火,狼也不例外,可是那只狼却不怕。我看到它的神情充满了哀怨。这个细微的发现相当重要,它直接改变了我对狼的态度。

⑥“你别动,待我把它解决了!”扎西这样吩咐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把尖刀对准了狼腹,准备投掷。

⑦“等等!”我急忙阻止扎西,“它是一只母狼!它肚里有孩子。扎西师傅,难道您没看出来吗?”

⑧“管它是公是母,反正是狼。不杀死它,它就要吃掉我们。它肯定饿极了!”

⑨“不对!它如果要吃掉我们,早就动手了,用不着等我们发现它。”

⑩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情一只狼。就因为它是一位准母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同为孤独者的缘故。孤独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消除了我的防范。这是一种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心理姑且叫做同病相怜吧。

⑪我相信那只狼是孤独的,否则它不会单独出现。我又发现,那只狼不仅是一个大腹便便且非常瘦弱的准母亲,它还少了一条后腿,至少那条腿的脚掌不见了,这使它的腿看起来像一根弯曲的长了毛的棍子。

⑫我试图说服扎西将他的羊肉分一点儿给那只狼。

⑬扎西欲言又止。当扎西把火拨旺时,我却发现狼不见了。扎西又唱了一些我听不懂的歌,喝光了那瓶酒,摇摇欲坠地睡觉去了。后来,我抗不住疲倦,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不过我很快就醒了,是被一种低沉的哀嚎惊醒的。是它,那只狼!这一回它再也不怕火了,因为它离火堆很近,近得伸手可触。就在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它身上结满了冰。

⑭我想我终于明白了:那只狼不仅需要食物,还需要温暖。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将扎西没有吃完的羊腿拿在手里,扔给了它。狼仿佛笑了ー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我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一种强烈的母爱,才使它放弃了坚守了多年的某种特性,被追跟它的天敌接近……

⑮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多年以前的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入了我记忆的永恒。

1.结合文章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偶遇扎西,车陷沼泽→_____________→阻止杀狼,孤狼离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赏析第⑪段画线句子。

(2)狼仿佛笑了一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说说你对“仿佛”一词的理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扎西”在小说中是个次要人物,但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那只瘦弱、受伤的母狼出现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它因母爱而显得与别的野兽不一样。

C.整个遇狼过程中,“我”因同病相怜而善待母狼,扎西对“我”的想法、举动表示理解和支持。

D.文章结尾“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是因为今夜独特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4.阅读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以及在文中作用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表达方式的相同点:

作用的相同点:

作用的不同点: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