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大纯墓表①

闽县郑君,讳际熙,字大纯,为人介节而敦谊,勤学而远志,年三十六,终于举人,而士知其生平者,靡弗思焉。君初为诸生,家甚贫,借得人地才丈许,编茅以居,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蓣,君意顾充然。邻有吴生者,亦介士,死至不能殓。君重其节,独往手殡之。将去,顾见吴生母老惫衣破,即解衣与母。母知君无馀衣,弗忍受也,君置衣室中趋出。

君既中乡试,将试京师,行过苏州。或告之曰:“有闽某举人至此,发狂疾,忽詈②大吏。吏系之,祸不测矣。”君瞿然曰:“吾友也!”即谢同行者,步就其系所,为供医药,饭羹至便溺皆君掖③之。适君有所识贵人至苏州,求为之解,某始得释。君即护之南行,至乍浦,乃遇其家人,君与别去。于是君往来苏州月馀,失会试期,不得与。

君文章高厉越俗,其乡举为乾隆丙子科。同考知龙溪县阳湖吴某得君文大喜,以冠所得士。及君见吴君,吴君曰:“吾不必见生,见生文,知生必奇士也。然已矣!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君自是三值会试,一以友故不及赴,再绌于有司。君意不自得,遂不试,往主漳州云阳书院,归谒吴君于龙溪,遂于龙溪卒。

君有弟字曰大章,少与君同学,同执家苦,长而同有名。君殁八年,大章登进士为编修。去年,馀与大章同纂修《四库全书》。大章日见余,每如欲有言而止。今秋,余疾请假,大章乃凄然曰:“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吾兄鄙夷凡近人,而追慕古人,则忘寝食、弃人事,以求其文之用意。惜乎不见君文,吾兄必爱之也。今吾兄没十四年矣,君又将去,安得君文传之?”余为恻焉。昔吾乡方望溪宗伯与兄百川先生至友爱,百川死而宗伯贵。吾乡前辈皆告馀,宗伯与人言,一及百川,未尝不流涕也。今大章何以异是?

大纯学行皆卓然,虽生不遇,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余固不惮为辞,而大章之志,则亦益可悲矣。君无子,其诗文曰《浩波集》,大章为镌行之。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刑部郎中桐城姚鼐撰。

(《惜抱轩文集》卷十一)

(注释)①墓表: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碑文。②詈:骂。③掖:扶持。④同考: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阅卷的官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置衣室中趋出    趋:疾走   B. 即谢同行者     谢:辞别

C. 君自是三值会试    值:遇上   D. 百川死而宗伯贵   贵:看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靡弗思焉             余为恻焉

B. 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      以求其文之用意

C. 长而同有名           每如欲有言而止

D. 余固不惮为辞          大章为镌行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终于举人               终于成为举人

B. 君意顾充然             郑君却觉得很满足

C. 再绌于有司              两次被官吏排除在外

D. 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      世上喜好文章的人很多,没有谁比得上我的兄长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

②今大章何以异是?

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姚鼐为郑大纯撰写墓表的原因。

6.郑大纯的学行符合《论语》中“君子”的标准,请从下面两则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上文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①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②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