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张骞传》

(1)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凿空”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全长七千多公里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留给诗人的印象之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将这条“古老的商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材料二中的“古老的商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关联?

材料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通过这条“古老的商道”,汉朝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等技术传到西城;西城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首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你怎样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照抄原文不得分)

材料四: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日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遂通西域……

——《后汉书  西域传》

(4)材料四中“宣帝改日都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张骞出使西域经历千辛万苦。你认为张骞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和品质值得学习?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