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留住花样 守住单纯

张逸良

世界范围内,剪纸大致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派。东方剪纸多受中国的影响,各具地域特色,乡土与民俗气息浓郁;西方剪纸则侧重剪影效果,强调文学、浪漫的格调,不少剪纸还与西方艺术创作有密切关联。。

在中国,民俗图腾、神话故事、传说寓言及对于生活的追求的广泛结合,成为剪纸创作的灵感来源。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交流对剪纸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以陕西剪纸为例,不同地域的剪纸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渐而形成鲜明的地域性:陕西关中的西安、宝鸡等地,由于文化、经济相对发达,剪纸受到绘画的影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关中北部地区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剪纸更多呈现朴实、凝练的风格,传统的农渔耕读是其主要内容。自由随性的剪纸与民众生活紧密贴近,既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

伴随信息沟通的日益顺畅便捷,各地剪纸在元素上相互借鉴,在拓展了不同地域的剪纸样式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此外,机器生产方式的应用促成了剪纸更大范围的传播。当然,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手工剪纸若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抑或不假思索、盲目求变,必然失去其优势与传统,从而面临生存困境。

传统是财富,但不应成为包袱;拓展是趋势,但不应失去方向。现如今,用色粗糙、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等问题,导致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绘画化、模式化倾向在剪纸创作中也普遍存在,在这个乡土变成“乡愁”的时代,剪纸散发的“乡土味儿”或许是被工业化、城市化覆盖了。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剪纸能够流传至今,并影响一代代人,还在于其本身的单纯。这种剪刀、刻刀与纸张所营造出的单纯意境,同行模仿不来,其他门类也无法替代。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对剪纸进行翻新,纸张都是不变的载体,是剪纸的“身份代码”。剪纸的“纸味儿”是最起码应该留存的东西,它是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的、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花样繁多的世界,能够得到交口称赞的花样并不多;单纯的表达形式,如果是情感的表达、艺术的表达,则一定不会失去韵味。所以,无论是剪纸,还是其他的传统技艺,在被塑造成新的形态、赋予新的含义、进行新的表达之时,不仅要让花样等外在形式成为具有时代感的智慧再现,更要用那份艺术的单纯滋养人们的精神。

(选自2015年1月1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方剪纸乡土与民俗气息浓郁;西方的剪纸与艺术创作有密切关联,文学格调明显。

B. 因受到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经济及文化交流水平等的影响,剪纸呈现出不同特色。

C. 只有贴近民众生活,受到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才能成为地域文化中的生动“名片”。

D. 因为剪纸能够穿越历史流传至今,并影响了一代代人,所以,剪纸本身是单纯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简单比较了东、西方剪纸的不同,使读者对中国剪纸有大概的了解。

B.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以陕西剪纸为例,主要是为了论证剪纸自由随性的特点。

C. 第三、四段分析了手工剪纸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剪纸在发展过程中所走人的误区。

D. 最后两段点明剪纸的本质属性,回扣题目,为剪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沟通的便捷和机器生产方式的应用,对剪纸的发展既是拓展促进也是挑战。

B. 固步自封或盲目求变,都会使手工剪纸失去其优势与传统,从而面临生存困境。

C. 纸张是剪纸的“身份代码”,是剪纸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D. 当今世界花样繁多,剪纸要发展,不仅要创新形式,更要守住艺术的单纯。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