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亡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 同舟共济   B. 济世安民

C. 赈灾济贫   D. 无济于事

2.下列各句词类活用与“既东封郑”相同的是(   )

A. 共其乏困   B. 越国以鄙远

C. 夜缒而出   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 亦去之

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A. ①④⑥/②③/⑤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⑤/③④⑦/⑥   D. ①④/②③⑤⑦/⑥

4.下列对文段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始终以秦国利益为出发点,经过反复哀求,终于让秦国答应退兵。

B. 晋文公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事后反悔,这也是秦伯最终退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C. 秦晋势均力敌,因为秦与郑结盟,使晋国处于进退两难之地,晋文公经过缜密的分析不得不退兵。

D. 《左传》、《公羊传》、《东周列国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