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为牢笼、圈套)中矣。”

——摘自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材料三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五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有关?该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2)该选官制度中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依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人们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试?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

(5)材料五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