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屈突通仕隋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吏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时为语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 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唐高祖李渊)起,代王遗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 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 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刘文静遗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 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 “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 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 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臣老矣,不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 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 之。”

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B. 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C. 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D. 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殊死,即拼死,决死。与《史记·井陉之战》中“赵果空壁争汉鼓旗……军皆殊死战” 中的“殊死”一样。

B. 关内,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含义与后 文中的“关西”“关中”基本相同。

C. 判,以高官兼任较低职位的官。古文中表示官职兼任代理的还有领、署、权、假等。

D. 赞,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相当于《史记》每 篇末的“太史公曰”、《后汉书》的“论”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突通直言敢谏,为人正直。屈突通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记录时,查出两万多匹隐藏 的马。隋文帝震怒之下,要将相关官员全部严加处理,屈突通再三劝阻文帝,终使文帝醒悟。

B. 屈突通晓习兵事,攻守自如。隋末政治日益腐败,各地纷纷起兵反抗朝廷,隋军全无斗志,将领皆降,屈突通凭自己一己谋略与胆识仍能取得大捷。

C. 屈突通舍家为国,生死哀荣。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去劝降他,屈突通骂道:“往 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并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

D. 屈突通奉国守节,求仁得仁。屈突通对抗李渊失败,大势已去,他下马向指扬州再三 跪拜哭诉忠心;被擒送归降后,他又受到李渊的厚待与激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

(2) 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