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至1922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盛极一时。据统计,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同时,在陈独秀主持下,《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两年,共刊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137篇,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何毅《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材料二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陈晋《五四为什么永远?》

材料三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7年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印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3)材料三是指哪一场运动?我们应发扬该运动的什么精神?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