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科研几乎一片空白,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起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到1965年底,中国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一时期,许多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到1957年春,归国人数就达到3000人,如李四光、邓稼先等,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1985年,中共中央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随后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

材料三: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研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国家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尖端科技取得突破的原因有哪些。综上所述,请你为如何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