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贾诩(xǔ)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qiān),道遇叛氐(dī)①,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甥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jiǒng),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②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jué)、郭汜(sì)、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yì),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jí)往必利。”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③,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①氐(dī):我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代。②掾:(yuan)属员。③薨: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

B. 故诩假以惧氐 假:借,借助

C. 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促:赶快

D. 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  阴:暗中

2.下列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A.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B.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C.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D.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

B. 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傕等人为他请功的做法。

C. 贾诩善抓战机。在张绣麾下时,在追击曹操兵马的时机上为张绣出谋划策,分析准确,战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D. 贾诩明察时局。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想投靠袁绍,但贾诩主动出面,对使者表达对袁绍的感谢,委婉拒绝,然后劝张绣投靠曹操。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