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可以隔岸观火,也可以偶尔涉足,这就只能使社会普及停留在原生态的阶段;如果上层文化界终于按捺不住,浩荡介入,而且慷 慨地把自身的文化优势投注其间,那么就会产生惊天动地的文化现象了。

昆曲,是世俗艺术 中吸纳上层文化最多的一个门类。

在昆曲之前,北杂剧也达到过很高的文化品味,也出现过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这样的文化大师,但是如果北杂剧的创作队伍与昆曲的创作队伍作 一个整体比较就会发现,昆曲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要多得多。

上层文化人排除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心理障碍,不仅理直气壮地观赏、创作,甚至有的 人还亲自扮演,粉墨登场,久而久之,昆曲就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他们的生命与 昆曲之间沟通得十分畅达,因此他们也就有意无意地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 《清 忠谱》所表现的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 《长生殿》所表现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已逝情爱的幽怨 缅怀,尤其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人本立场出发对至情、生死的试炼和感叹,都是上层知 识界内心的真诚吐露, 我们如果把这几个方面组合在一起, 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人 格的几根支柱。这几部传奇作品与《红楼梦》等几部小说加在一起,构成了明清两代一切文 化良知都很难逃逸在外的精神感应圈。

高层文化人在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相应的审美格调。 众所周知, 昆曲 从文词的典雅生动、 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有不少唱词段 落在文学价值上完全可以与历代著名诗词并驾齐驱。 更难能可贵的是, 多数昆曲作品在编剧 技法上也十分高超, 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舟筏通达当时无数世俗观众的接 受水平,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 控制,配器的齐金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 当的细密分工,写意舞姿和抒情舞姿的丰富,念白的生动幽默,也成了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 能把握的复杂技艺。 这些自然都与社会性痴迷所造成的激励有关, 也与高层文化界对它的精 工细磨分不开。 高层文化人把他们的全部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都投注在昆曲的一招一式、 一 腔一调之中,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种种舞台景象。因此不妨说,离开 了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是很难办得到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前的社会普及必然牵动上层文化界,上层文化界携其文化优势深度介入世俗艺术,就会产生影响极大 的文化现象。

B. 上层文化人把自身的文化感悟传递给了昆曲,使昆曲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最佳方式。

C. 多数编剧技法上高超的昆曲作品,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变得通俗易懂,能为社会大众所欣赏。

D. 昆曲在唱词、编剧技法、唱腔、表演技艺上都达到了很髙的高度,这与高层文化人给它输入了精神浓度 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现点,然后从高层文化人给昆曲输入精神浓度和给它带来的审美格调两方面进行论证。

B. 文章将昆曲和北杂剧进行对比,目的是突出昆曲和上层文化界的紧密联系。

C. 第四段中主要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清忠谱》《长生殿》《牡丹亭》为例是为了证明上层文化人将自 身的文化感悟影响了昆曲。

D. 文章分析了昆曲对上层文化界的影响,昆曲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文化精英的大幅度聚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北杂剧的创作队伍里高文化等级的人不如昆曲多,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其文化品位的高度不如昆曲。

B. 昆曲是一种世俗艺术,有一定的社会普及性,因此这一艺术吸纳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的参与人是世俗现众。

C. 社会痴迷性对昆曲所造成的激励和高层文化界对昆曲的精工细磨使昆曲成为了一门复杂的技艺。

D. 昆曲在唱腔上的细腻打磨,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这主要表现了上层文化人的审美追求。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