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

王学泰

古人对文化持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自古以来,凡是儒家经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等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的纽带。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是把种族或宗教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的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性,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的生动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动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之心,自然会随之衰减。20世纪从60年代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的社会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的“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传统文化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论敬畏!这时的传统文化成了妖魔。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虽有根本的改变,但并非“复旧”,而是被纳入孔方兄的营垒。因此“读经热”“古董热”“收藏热”,乃至种种弘扬“国粹热”都不免与“赚钱热”有或明或暗的瓜葛,与文化的关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画,一款文玩,第一判断就是值多少钱。过去被“政治的正确”打压扫荡,进而妖魔化;现在是被金钱任意驱使,日益庸俗化。两者虽不同,但对文化的蔑视则是一样的。因此,现在人们干的许多有关文化的事,让旁观者看来最没文化,大约都是金钱在当家作主的缘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肇自孔孟的“道统”才延续至今。现在我们努力建设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I0月6日16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作者所说的“敬畏之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指儒家经籍等文化著作中含有的敬重之心与尊重之心。

B. 指对传统文化中的以“道”化众的文化的制造与传播。

C. 指对精致、详密、完美的农业文化的“复旧”与再创造。

D. 指文化重建中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尊重、敬畏与传承之心。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待文化的“文化至上”态度,除了尊重与敬畏之外,甚至将其神圣化。

B. 儒家信徒从政立言,以“行道”为目标,就是要使人人得到文化的熏沐。

C. 社会转型和革命震荡近百年,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D. 文中的“敬畏之心”与朱熹所说的“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有很大差别。

3.根据本文,列举并分析传统文化在中国现当代遭遇的两种不被敬畏的行为。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