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乐(樂)从何来

陈炜湛

乐,是个多音多义字。音乐、乐府、乐章、奏乐等的“乐”读“yuè”,皆与悦耳的声音有关;而快乐、乐土、乐观之类的“乐”要读“lè”,主要是指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状态。乐又是姓,读“yuè”。此外,乐还可读“yào”,表示喜欢、喜爱之意,如“乐山乐水”,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为什么“乐”,既是“yuè”,又是“lè”,还可读“yào”呢?这就得追溯到“乐”字的本来面目和造字的初衷了。

现在的“乐”是简化字,它的繁体是“樂”,下面从木,上面从幺幺中间加一个“白”。小篆作:。《说文》的解释是这样的:“五声八音总名。像鼓鼙木,虡①也。”从意义上说,“乐”的本来意义是各种乐器和乐音的总名——可以发音用以演奏的工具(乐器),和按旋律、合节奏而发出的音调(乐音)。从字形上说,“樂”是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乐字中间并没有“白”,而仅作丝附木上之形:。一般认为,这是琴瑟之像。

从甲骨文可知,乐字所从的“白”并非其必不可少部分,而是后来加上的。那么,“乐”中的“白”又起什么作用,指何事物?据郭沫若等学者的意见,(白)本是拇指的象形,置于中,代表以拇指拨弄琴瑟之弦也,所以又引申为奏乐意。

作为姓氏的乐,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自不待言。在起初,乐器或乐曲的制作者或亦称“乐”,后来乐成为掌握乐政的一种官名,久而久之,官名就成为姓氏名,这与史、祝、巫等姓相似。

乐虽有五声八音,未必每一“声”每一“音”都能使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乐不可支,也有可能使人愤怒,或悲哀,或愁苦,甚至昏昏欲睡。但无论如何,只要是乐——合乎节奏的音乐,总能拨动一些听者的心弦,调动其情感,使之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音乐给人带来欢乐,人们生活中的乐趣,有一部分来自乐。我国古代一些钟的铭文表明,古人铸作乐器之目的,就在于使父兄宾客或先祖快乐。《诗经·关雎》说:“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乐能使人快乐,乐字也特别受人欢迎喜爱。除用作姓氏外,乐还常用作人的名字、别号、斋名室名,如乐天、乐仁,以及乐稼轩、乐贤堂、乐琴书处等等,便是一些文人学士用过的别号和书斋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所乐的内容或嗜好。“乐”又是帝王年号用字之一,如永乐,“乐”还是常见的地名用字,大多数读“lè”,如江西的乐平,四川的乐山等等;个别的读“yuè”,如浙江的乐清县。

世间万物总是相对的,“乐”也不例外。有乐音,也就有噪音;有欢乐,也就有悲哀和忧伤。“乐”的反面是悲、忧。“乐极生悲”是众所周知的成语,也是生活中的客观规律之一,违背不得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这一千古名句,更是历代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品德,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节选自《汉字的故事——古文字趣谈》)

(注释)①虡(jù):古时悬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乐”字?

2.文中引用《说文》中“乐”的解释和《诗经·关雎》中的句子有什么用意?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