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悲 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②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③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②别浦,通往大江的水河汊。③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悲秋》诗,不仅凭秋色以诉离情,托秋意以抒别恨,更借秋景表达深沉的忧国之心。

B. 首联点题,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

C. 颔联写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的荒野,苍茫的天空,描绘了一幅渺远迷蒙的景象,映衬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

D. 颈联“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虚中寓实,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

E. 诗名《悲秋》,诗人却不写一“秋”字,而是通过“西风”“寒声”“井梧”等典型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

2.后人评价此诗“格调高致”而非一般悲秋诗,请从抒情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简要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