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文言文阅读一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太宗览奏不怿,曰:“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蕃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准言:“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

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六年,迁兵部,为三司使。时合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命准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简始适中。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因请帝幸澶州。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降准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贬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顷之召准             顷之:后来

B. 或教准增年            或:有的人

C. 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简:挑选

D. 尝奏事殿中            尝:曾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众以天数对                 以:用

B. 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           谢:道歉,谢罪

C. 帝因命准使渭北               因:因为

D. 问所以不平状                所以:……的原因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B.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C.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D.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春秋》和“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而《宋史》是纪传体史书。

B.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传”即传记。

C. “淳化二年春”,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另外三种纪年法分别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D. 文中的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多是下对上和平辈之间的拜礼。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 崩是指帝王去世。帝王和王后去世都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为不禄。

C.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D. 太宗是庙号。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准年少有才,19岁就考中进士,且精通《春秋》三传;他为人诚实,不欺不瞒;讨论国事时,他极力陈说利害,深得皇上器重。

B. 寇准性情耿直而执着,曾经议事时与皇上意见不合,皇上十分生气想要离开,可是,寇准毫不退让,牵住皇上衣服不放,直到事情有了结果,寇准才退下。

C. 寇准精通天数。淳化二年天大旱,皇上问时政所失,大臣们认为是天数,于是,寇准借机说案,认为与朝政得失有关,指出法度有不公平之处,于是说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贿之事。

D. 寇准在与契丹军队交战中展示了指挥才能,他仔细观察和分析敌情,及时调遣军队进行防御,并请皇上驾临澶州以鼓舞士气,结果大败契丹军队。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2)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