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 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 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 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 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 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 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 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 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 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 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 始得其真”。一位 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 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 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 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画画要有意境,否 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 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 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 画家 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B.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C. 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 难以打动人。

D.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 就没有了灵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 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 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 深刻, 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比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能充分体现诗人 的胸怀和情感。

D. 只要对客观事物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就能产生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山水画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 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B. 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画松树“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 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 二 者不可偏废。

D. 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 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