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当然,有时候为了通过考试,或获得资料,有许多书人们不得不读,但这并不是我要谈的阅读。我要谈的阅读,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指导你如何谋生;不会教授你驾驶船舶的技巧,也不能告诉你如何维修一辆出了故障的汽车。然而只要你真能享受某些书,它们便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的丰富。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的生活直接有关的书籍,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摘自毛姆《书与你》,有删改)

(材料二)

读杂书至少有以下几种好处: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泡一杯茶懒懒地靠在沙发里,看杂书一册,欣赏精彩的故事和人物,这比打扑克要舒服得多。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知了原来是个聋子,从吴其浚的书里知道古诗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现在还吃的冬苋菜,实在非常高兴。第三,可以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一个现代作家从古人学语言,与其苦读《昭明文选》“唐宋八家”,不如多看杂书。这样较易融入自己的笔下。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青年作家,不妨试试。第四,从杂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尤其是书论和画论。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吴兴书如士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他讲的是写字,写小说、散文不也正当如此吗?小说、散文的各部分,应该“情意真挚,痛痒相关”,这样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摘自汪曾祺《岁朝清供》)

(材料三)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如果只读书,会使自己的思想不能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外来的思想,这些外来的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

叔本华特别强调,天才能多读书并能自如运用书籍中的学问;普通人只读书,反而被书本所拖累束缚,对于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他曾经说,书籍中的知识,譬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武士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了

不过人家要问我:我们不去专读死书,又怎么样呢?就看中国周秦时的庄子,我们从他的书中,可知道他每天并非坐在家里死读书,他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他与自然接近,富于自动地观察,所以也是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

(摘自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有删改)

1.对于读书,三则材料分别给我们哪些见解?

2.请分析(材料三)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

3.(材料三)中,叔本华认为“天才能多读书并能自如运用书籍中的学问”,请利用(材料二)为这个观点补写一个论据。

4.下列说法与上面三则材料的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读《水浒传》,一定要看看金圣叹、鲍鹏山这些古今学者的评论,严格按照专家指导理解人物和故事。

B. 读《傅雷家书》,不仅可以关注傅雷对子女的关爱,也可以汲取书信中的音乐文学知识丰富文学修养。

C. 读《昆虫记》,在获得昆虫的知识之余,也应该学习法布尔,经常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中有趣的事物。

D. 读《简·爱》时,可欣赏到主人公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可试着用这种方法刻画生活中的人和事。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