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星光点点。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1)“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日本民族一贯手法。回顾80多年前,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寻找失踪士兵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这是偶发事件吗?日军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说起“卢沟桥”,老人浑浊的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2)材料二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3)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材料四: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所谓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其“助广军刀”屠杀300多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杀人也超过300人,战后三名“百人斩”战犯受到正义的审判,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4)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悲剧,对此你如何认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