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②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注)①明良:明君良臣。②气:知耻的精神。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B.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C.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D.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官益久,则气愈偷      偷,苟且

B.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工:巧妙,精巧

C. 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险

D. 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   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开篇指出,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这样的人很多。

B. 作者认为,大多数朝廷官员是不懂得廉耻的,只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就能激发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面貌。

C. 作者指出,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挺身而出。

D. 作者认同贾谊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会造成臣子没有廉耻;君主应该尊重臣子,这样臣子也会按官吏标准要求自己。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