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嘉定十年举进士,调吴县尉,有杀人于货挟其舟亡者,有司求贼急,屠者自告吾儿实杀之,儿亦自诬伏。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县有势家治圃,将凿渠通舟,缪言古有渠,常平使者主之。璘视故籍,则诚民田也,力争,迕使者意,移监县税。璘遂以直闻。

辟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属出师楚州,尽瘁焉。捷闻,以金人据淮阴,欲乘势取之。璘言:“捷奏多夸,讵①得信乎?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不听,制司耻楚城之捷自赵范与葵②出,议赎淮阴二城为功。洎闻金变,即转攻之,我师死伤者六万,璘在兵间愤之,著《谠论》,直书其事上之。

擢监察御史,台吏且至,璘皇骇趋避不敢诣阙。母曰:“人言此官好,汝何得忧乎?”璘曰:“此官须为朝廷争是非,一违上意或迕权贵,恐重为大人累,何得不忧?”母曰:“而第尽言,吾有而兄在,忽忧。”璘拜谢,入就职。

首疏奏,帝嘉纳。璘感激知遇,自是弹击无所避,再疏:郑清文性懦而多私,党庇奸庸,臣受其改官举状,尝蒙荐之陛下,国事至此,不敢顾私。

时边事急,置四察访使,诏璘分建康、太平、池州、江西。璘揭榜马前,咨所部以利害,又戒土豪团结渔业水手、茶盐舟夫、芦丁,悉备燎舟之具,人人思奋,军声大振。

寻升直华文阁、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梅州寇作,璘示以威信,寇寻息。上章乞致仕,帝思见之,亟命入奏,擢太常少卿。寻丁内艰,璘居丧哀毁不食,久之疾革,卒。

璘立台仅百日,世谓再见唐介③,尽言无隐,帝益严惮之。居官大节,则母教之助为多。

(选自《宋史·唐璘传》有删节)

注:①讵:难道。②赵范,南宋将,屡败金军。葵,范之弟。③唐介,北宋臣,为官清正廉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儿亦自诬伏                伏:认罪

B. 恐重为大人累               累:连累

C. 郑清文性懦而多私,党庇奸庸     党:党徒

D. 寻丁内艰                 丁:遭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B. 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C. 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D. 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璘能为民做主。为保护百姓田地,他极力争辩阻止有权势的人家开凿水渠通船,结果触怒了权贵被调离。

B. 唐璘忠于职守。他调任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当时正遇上出兵楚州,他竭尽全力。他反对制司贪功冒进。

C. 唐璘不徇私情。任监察御史时,弹劾不称职的官员没有避讳,就连曾经向皇帝举荐过他的人也不放过。

D. 唐璘敢于直谏。他在任监察御史时,以前朝名臣为榜样,直言没有隐瞒,这是母亲对他的教育帮助的结果。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捷奏多夸,讵得信乎?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

(2) 而第尽言,吾有而兄在,忽忧。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