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2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材料二表明唐朝对外实行的政策;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材料三:明朝(1368——1644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但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1405年到1433年间一位名叫郑和的朝廷宦官率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情况,可说明这一点。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800人,乘船62艘,一直航行到爪哇、锡兰及卡利卡特。归途中,苏门答腊的一支海盗船队企图拦截,结果全军覆没。后来几次航行更加遥远,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波斯湾和红海海口。中国人还去过印度洋上30多个港口,每到一处,他们就劝导或强迫当地统治者承认明朝皇帝的宗主权。而这一切发生时,葡萄牙人只是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直到1455年,他们才到达佛得角。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〇。

①明朝,中国的航海活动主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

②郑和航海是在15世纪初。

③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佛得角。

④郑和是由明成祖派遣进行的远航。

⑤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时,葡萄牙人才刚刚开始摸索远航。

材料四: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相比于隋唐时期的异同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