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政通人和   通情达理

B. 百废具兴   意兴盎然

C. 去国怀乡   人去楼空

D. 吾谁与归   物归原主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理【解析】
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景象已经记述得很详尽了,作者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超越,所以下文不再描写景色。

(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祖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害怕别人讥讽(的心情),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色,感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理【解析】
在阴晦的天气登上岳阳楼,迁客骚人就会想到自己人生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产生悲伤之情。

(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理【解析】
“古仁人”的心境与“迁客骚人”不同,“古仁人”有着更加广阔的胸襟,更为高尚的人格。

3.历代文人题咏岳阳楼的名句众多,如唐代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注: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古代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下面是宋代欧阳修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    

人皆欲     ,问胸中块磊,何日    

A. 不作    云梦吞    能消

B. 不作    吞云梦    能消

C. 能消    云梦吞    不作

D. 能消    吞云梦    不作

4.中华文明的沃土孕育出了一代代情系天下的人,如:孔子、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除他们之外,请你从积累过的古诗文里再举一例,结合诗文简要说说作者情系天下的表现。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