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20年夏天,在蔡元培先生即将赴欧洲考察之际,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开会欢送。几位教授都在发言中希望蔡元培此行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欧美。独独梁漱溟发问,“大家所谓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去是带什么东西呢?”“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一时间,众人皆无语。

百年来,梁漱溟的问题被不断细化并敞开了更多讨论空间。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投射在文化上的命题就是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的发展,也始终面临着“实力的增长”和“魅力的提升”两个评价向度。

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互动,首先是一个中华文明自我发现、自我重塑的过程。这有赖于我们深入把握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而上解读,凝练对中国历史选择和历史道路的文化表达,推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成熟,培育中华美学精神和价值导向,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将“中国智慧”上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层面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只有我们从理论建构层面到大众实践层面都把握住“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才能冀望与世界文明碰撞的深度和互鉴的广度。

互动,更是一种双向发现的过程。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不但提供了独特的认识框架和思想资源,近代以来更是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参照。德国汉学家顾彬这样形容他几十年以来学习古代汉语的感觉:“一个完全新的世界给我开了它的门。李白来了,孟子来了,庄子打个招呼,我就入了中国的梦”。美国儒学学者安乐哲认为:“西方绝大部分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而儒学中的‘个人’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人’,强调人的关系性、共生性。它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图景”。这些评价,是中国文化不断“被发现”的象征,也提供给我们变被动发现为主动传播的启示。

也许,“李白来了”“孟子来了”正是一些国家掀起汉语热的原因;而展示关系(家庭、乡土、族群)中的个人,正是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在海外播出受到好评的原因,是BBC《中国春节》纪录片火了的原因。深邃把握中国文化精神,寻找各民族国家人民的同理心、共情心和好奇心,是推进戏曲、民乐、书法、国画、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现实路径,是以文化的方式说明中国的落地方法。

(摘编自刘文嘉《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众人皆无语”是因为除了梁漱溟,没有人深入思考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

B.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面上的解读,是指从理论建构层面把握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

C. 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双向发现的过程,一方面是自我发现,一方面是我发现别人。

D. 只要找到让世界听得懂、乐于听的表达方式,“中国智慧”就可以上升为“世界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是个引子,以梁漱溟之问,引出“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第二段顺势提出”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这一问题。

B. 弄清“中国文化究竟何所指”的问题,是解决“如何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关键,所以作者以此作为全文论述的重点。

C. 引用顾彬、安乐哲的话,意在论证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不但提供了独特的认识框架和思想资源,近代以来更是成为西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参照。

D. 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开头两段提出问题,中间两段从两个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如何自我发现、自我重塑,尾段解决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实力的增长”和“魅力的提升”两个评价向度,但“实力的增长”不一定带来“魅力的提升”。

B. 中国文化既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又有深厚的世界性价值,能够给现代世界提供重要参照,所以中国的文化自信是有底气的。

C. 中国在西方国家开办孔子学院,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英合拍的纪录片《孔子》,都是中国文化主动面向世界的举措。

D. 只有阐释清楚中国文化的内涵所指,深入了解民族文化要面对的外部语境,“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才能落到实处。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