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財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143 年,明成祖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 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一一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进入近代以来,西方用大炮轰开中国紧闭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开始了同西方列强不平等交往的历史。

材料四: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一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指定管束稽查”的机构名称叫什么?

(3) 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签订给中国带着来怎样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从中获得怎样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