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出现采用机器开采的煤矿。由于以往在中国设立的外资企业所需要的煤矿主要从欧洲、日本等地远道而来,价格十分昂贵。为此,他们迫切需要在中国兴办煤矿,以节约生产成本和获取更多的利润,西方列强规划了一批煤矿城市。煤矿的兴起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创办,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所有这些都带动了 人口的增长和聚集,最终形成了煤矿城市。

——摘自陈锋《中国经济与社会评论》2012年卷

材料二 19世纪末,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一文中对于中西文化的异同作了比较总结,由严复的这一比较开先河,后来出现了大量该样体系化的著作,如杜亚泉的《静的文 明与动的文明》、陈独秀的《东西民族才艮本思想之差异》、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艮本之异点》等文章和梁簌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这些都从文化的深层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维框架,逐步将人的文化革新视作整个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前提,最终发出更新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

——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材料三 许多人是终日与休戚相关利益的同学同在救亡运动中努力,因为还要在课外干救亡工作,她们是很忙的,茶房常常进来通知“某某先生找”,“有个条”什么的。她们真是很少有时间留在自己的卧室里静养多时的。七七事变后,许多女学生奔赴抗战前线或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如浦安修、杨淑英、袁景馥、杨倩华等,也有许多学生到大后方从事地下工作或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参加大后方的抗日运动。

——摘自麻星甫《一二.九运动中的北平师范大学女学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釆用机器开釆煤矿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并归纳中国煤矿城市形成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宋朝时的城市并指出其在经济方面的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陈独秀等人的文章主题是什么?这些文章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章作者的社会群体行为对时代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二·九运动的背景和性质。这场运动对学生有何影响?

(4)综上所述,新兴社会群体的崛起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举一例加以论述。(中外史实皆可)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