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其基本要素有: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与当地气候、山川、风物、传统等浑然一体,是民族历代先祖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在民族内部。无论是文盲,还是知识精英;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首脑人物,在这些特征上是一致的。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把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分成两类:亡国和亡天下。亡国,是一家一姓的“国”覆灭,被新王朝替代,文化没有发生变化。对社会震动不大。亡天下,是原有的“国”亡了,文化也被异质文化置换,作为文化意义上的“种”,已被消灭,是亡国加上灭种。亡国的责任,由享受高官厚禄的官员承担,亡天下的责任,则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梁启超将顾炎武此文归纳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字。顾炎武将文化的存亡与民族的存亡等同,极具卓识,可谓振聋发聩!之后,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它就成为鼓舞民众救亡图存的最有力的口号。作于抗战时期的《毕业歌》中,“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一语,就脱胎于此。

民族文化越弱,民族凝聚力就越弱。民族文化一旦消解,则民族将走向消亡。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例子是契丹。契丹人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曾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契丹人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注意固守本民族文化,盲目追随其他民族的文化。久而久之,民族内部没有了彼此认同的核心。尽管契丹人的后裔还生活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但作为一个民族,已彻底消失。历史是无情的,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必遭淘法。一个国家或民族,只要民族文化还在,即使被侵略者占领,就还有复国的希望;相反,如果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即使没有被占领,也是名存实亡。

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古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保持中华文明发展的势头,再续辉煌,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什么是“民族文化”。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

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待民族文化?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