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近代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由于对问题了解更加深入而尤其感到痛苦。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至北京后,群情激愤。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得到十八省共1300多名举人的响应。

——百度词条《公车上书》

材料二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革新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56页

材料三

材料四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搜狐网首页·历史》

(1)材料中皇帝应是清朝哪位皇帝?公车上书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新运动”后来被称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著名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图l、图2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材料四中的爱国运动名称是什么?引发这场爱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