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于2015年8月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由国家主席向获得者授予。2016年1月1日正式设立。

“共和国勋章”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章体采用国徽、五角星、黄河、长江、山峰、牡丹等元素,章链采用中国结、如意、兰花等元素,整体使用冷压成型、花丝镶嵌、珐琅等工艺制作,象征勋章获得者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礼赞国家最高荣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二)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材料三)

于敏:肩负重任,隐姓埋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砺就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30载。”

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这位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51年至1965年,于敏在原子能院(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2019年1月16日,这位改革先锋在京去世,享年93岁。

生前面对荣誉,于敏始终淡然处之,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干着惊天的事业,名字却“隐形”长达28年。

申纪兰:青青太行,劲松屹立

申纪兰,一位来自山西的普通农家妇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为了维护中国妇女劳动权利,最早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写入共和国宪法。她也是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带领西沟村人不断探索山区发展道路,为山西太行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今,西沟3万亩宜林荒山,有26700多亩都栽上了树;平顺县森林覆盖率超过41%;全县今年年底将摘掉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绿满荒山,是申纪兰年轻时的梦想,更是对她们那一代人艰辛劳作的回报。

张富清:英雄无言,深藏功名

张富清,94岁,1948年参加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55年转业到恩施来凤县。战争年代九死一生,退役转业后却把立功证书和奖章深藏箱底,从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张富清曾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从部队退役后,他选择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默默奉献……虽历经风雨,老英雄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忠贞不渝。

袁隆平:稻田的守望者

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用他的双手,养活了十几亿人口。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屠呦呦:济世报国,心怀天下

她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抗疟药,进而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

她在抗疟药物研发道路上默默耕耘了40多个春秋。青蒿素的研发,是她生命中的重要历程,也是她人生的壮丽风采。

正如她在诺贝尔奖获奖致辞中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这位耄耋老人一直时刻准备着,为人类健康造福。屠呦呦说:“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责任。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把它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为人类造福。”

行程万里,初心依旧;追梦远方,使命不改。他们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他们也是新中国的记录者。

1.(语文课上,老师给出了以上材料,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做好笔记。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阅读完材料,大家就“如何才能成为‘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段发言稿,谈谈你的观点。要求:字数不少于100字。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